湖北鑫润德化工有限公司
产品展厅
食品级核黄素
  • 英文名称:Riboflavin
  • 品牌:润德
  • cas:83-88-5
  • 发布日期: 2016-12-07
  • 更新日期: 2025-06-09
产品详请
EINECS编号 83-88-5
品牌 润德
用途 营养强化剂
型号 食品级
外观 白色结晶性粉末
别名 食品级核黄素
CAS编号 83-88-5
保质期 36个月
英文名称 Riboflavin
包装规格 25kg/桶
纯度 98%
分子式 C17H20N4O6
有效物质含量 98
主要营养成分 食品级核黄素
产品名称食品级核黄素
英文名称Riboflavin
Cas83-88-5
分子式C17H20N4O6
分子量376.37
化学结构图
性状

        性状黄色至橙黄色结晶性粉末,有多种晶型,微臭,味带苦。约于280℃熔化并分解。比旋光度[α]20D:–115°~–140°。饱和水溶液呈中性,呈淡黄绿色,有荧光。干燥时不受散射光的影响,但在溶液中光线可导致其变质。中性或酸性下极稳定,碱性下迅速分解,遇光则分解更快,形成光黄素。对氧化剂较稳定,遇还原剂失去黄色和荧光。极难溶于水,1g溶于3000至约20000ml的水,因晶型而异。制备浓溶液时可使用烟酰胺、尿素、糖精钠等助溶剂。在乙醇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差。不溶于乙醚和氯仿,但极易溶于稀碱液。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为左旋,在盐酸水溶液中为右旋。
        核黄素是人体新陈代谢中许多酶的组成部分,现在已发现含有核黄素的酶有160多种,它们多数参与体内的生物氧化、呼吸链代谢。作为电子传递介质,核黄素在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,特别影响到新陈代谢旺盛的皮肤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更新。
        体内缺乏核黄素,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,主要表现为表皮组织的病变,如口角炎、唇炎、舌炎、眼睛的角膜炎、男性阴囊炎。
        核黄素在食物中的分布不广,动物的肝、心、肾等内脏含量较丰富,植物性食物中核黄素的含量不高,主要在干豆、坚果类食物中。谷物的核黄素主要在外层,故加工不宜过于精细。核黄素耐热,不受大气中氧的影响,在强酸溶液中也稳定,因此在一般加工条件下是较稳定的,但核黄素对光敏感,光线照射时即裂解损失,故牛奶要避光保存,一瓶牛奶约可补充一天所需核黄素的1/4。面食品制作时加碱也会破坏核黄素。
        目前,我国人群核黄素的摄入量只达标准的58.4%(1994年全国第三次营养调查报告)。
核黄素的强化源有发酵法制得的天然核黄素和化学合成的核黄素,以及核黄素磷酸钠、核黄素四丁酸酯等衍生物。

制法

        1.由葡萄糖和二甲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缩合、还原、偶合后环合制得。
        2.发酵法     用含葡萄糖、玉米浸泡液浓缩液、米糠油、无机盐的培养基于28℃深层培养Eremothecium ashbyii菌9天,可生成约5mg/ml的核黄素。亦可由枯草杆菌(Bacillus subtilis)产生。

质量

        Ⅰ.GB 14752-93
1.含量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8.0%~102.0%
2.比旋光度[a]20D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–120°~–140°

3.感光黄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≤0.025%
4.干燥失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05℃,4h)≤1.5%
5.灼烧残渣(GT-5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≤0.3%
6.重金属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以Pb计,GT-16-2)≤0.001%

7.砷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以As计,GT-3)≤0.0003%
        Ⅱ.FAO/WHO,1999
1.含量(干基计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98%~101.0%
2.干燥失重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05℃,4h)≤2.0%
3.硫酸盐灰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GT-5)≤0.1%
4.光黄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≤0.025%
5.铅(GT-18-3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≤1mg/kg
6.芳香族伯胺(苯胺计,OT-42)    ≤100mg/kg

用途

        营养增补剂。添加量:小麦粉0.2mg/100g;乳制品(改质奶粉)0.9~0.95mg/

100g;酱油25~40mg/L,成人每日摄取量(日本)1.2mg。尚用于米、面包、饼干、巧克力、调味酱等。有时用作色素。

限量

        1.GB  14880-94:谷类及其制品、饮料、乳及乳饮料、饮液3~5mg/kg;婴幼儿食品4~8mg/kg;食盐100~150mg/kg。
        2.GB2760-2002(mg/kg):配制酒1~2;养性固体饮料10~17;即食早餐谷类食品7.5~17.5;果冻1.0~7.0;可可粉及其他口味营养型固体饮料10~22(相应营养型乳饮料按稀释倍数降低使用量);固体饮料10~13,用于营养强化盐(仅限于核黄素严重缺乏地区);胶基糖果16~33;含乳固体饮料9~16.5;豆奶粉、豆粉,6~15;豆浆、豆奶,1~3。
        3.FAO/WHO(1988):合成品限用作色素。
        4.FAO/WHO(1984):盐腌黄瓜,300mg/kg(单用或与其他色素合用);肉、汤、羹,200mg/kg(即食品);冷饮50mg/kg(最终产品,色素总量300mg/kg);加工干酪等按GMP。
        5.FDA,§73.450,2000:作为色素以GMP为限。

毒性

        1.ADI  0~0.5mg/kg(FAO/WHO,2001)。
        2.小白鼠给予需要量的1000倍(0.34g/kg)未发现毒性。
        3.GRAS (FDA§182.5695,§184.1695,2000)。

鉴别试验

        1.溶解性     极难溶于水,几不溶于乙醇、氯仿、丙酮和乙醚。易溶于稀碱溶液(OT-42)。
        2.用下述含量分析中的水溶液,测定267、375和444nm波长处的吸光度。A375/A267的比值应为0.31~0.33。A444/A267的比值应为0.36~0.39。
        3.比旋光度[α]20D–120?~135?。取预经100℃干燥4h后的试样50.0mg,溶于无碳酸盐的0.05mol/L,氢氧化钠中并定容至10.0ml。测定操作需在溶解后30min之内进行。
        4.将1mg试样溶于100ml水中。用透射光照射,溶液应呈浅绿黄色,用反射光照射则呈强黄绿色荧光,加无机酸或碱后荧光消失。

含量分析

        Ⅰ.FAO/WHO方法
含量分析应在非直射光中进行。取试样65.0mg,放入500ml棕色容量瓶中,加水5ml,俟完全悬浮湿润后,加2mol/L氢氧化钠溶液5ml使之溶解后立即加入100ml水和2.5ml冰醋酸,再用水定容至500.0ml。取此液20.0ml放入200ml棕色容量瓶中,加1.4%(W/V)醋酸钠液3.5ml后,用水定容。测定该溶液在444nm处的*吸光度(A)。取比吸光度为328,计算C17H20N4O6的含量
        含量(%)=(A×5000/328×W)×1.367
式中 A——试样液在444nm处的吸光度;
         W——试样量,g。

        Ⅱ.GB  14752-93方法
        避光操作。准确称取试样150mg,置烧杯中,加冰醋酸2ml和水200ml,煮沸后放冷,移入500ml容量瓶中,定容。吸取该液5ml,移入100ml容量瓶中,加乙酸钠液(3.5g/250ml)7ml,定容。

质量指标分析

        光黄素
        Ⅰ.FAO/WHO方法
参比溶液:取光黄素25mg溶于50.0ml氯仿中。取该液1.0ml用氯仿稀释至20.0ml。再将该液2.5ml稀释至100ml。该溶液含光黄素0.625μg/ml。
        试样液;取试样25mg,与氯仿10.0ml震摇5min后过滤。
        薄层色谱法:用硅胶WRF254作高效薄层色谱板涂布10cm×20cm,层厚0.1mm,以此作为固定相。流动相为水。展开长度约6cm,洗脱时间约20min。所用容积:参比液和试样液各10μl。检测:将色谱板在冷空气流中干燥,然后在366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。试样液的任何色谱斑,与参比液相对应的主斑,其大小、强度均应不超过参比液。
        Ⅱ.GB  14752-93方法       取试样25mg,加无醇*10ml,振摇5min,过滤,测定其在440nm处的吸收度,以无醇*作空白。


联系方式
手机:15871472056
手机访问官网